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图博会”)将于6月19-2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,沙特阿拉伯王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展。
展会期间,沙特展团将精心策划一系列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,与中国展商交流互鉴,向中国观众展示沙特书法艺术、饮食文化和精美服饰,并组织学术研讨会、出版交流会和文化展览等各类活动,以呈现古老璀璨的沙特文化。
提起沙特阿拉伯王国,
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?
沙漠、石油、阿拉伯长袍?还是《一千零一夜》?
要怎么勾勒这个神秘国度的大致面貌?
稍安勿躁,
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走近沙特文化:
沙特地处西亚,东濒波斯湾,西临红海,有广袤无垠的沙漠,是阿拉伯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,也是两大圣城的所在地。本届图博会,沙特阿拉伯王国沙特文学出版翻译委员会局长阿卜杜拉提夫·阿尔瓦塞尔博士将率团参展,向中国观众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底蕴。
1
宰牲节:有肉同享的沙漠豪侠
宰牲节(又名“古尔邦节”)是沙特的重要节日(2024年是6月16日至6月21日),其来源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:据说,安拉为考验先知易卜拉欣是否忠实,要求其献祭儿子易司马仪,易卜拉欣在一番心理斗争后选择服从安拉之命,准备将儿子杀死烧化。安拉见考验的目的既已达成,便随即命令天使及时送来了一只黑色的替罪羊。
宰牲节期间,穆斯林要穿新衣,屠宰牛、羊、骆驼等牲口,肉品不仅会留给自己家,而且要周济贫穷的人,以体现信仰的虔诚、践行慷慨与分享的伊斯兰教精神。
2
书法:一种跳动在笔尖上的艺术
阿拉伯书法是阿拉伯文化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,如同中国汉字书法一样,有众多字体和流派之分,每一种书体又分为若干分支或流派,可谓形态多姿多变,风格异彩纷呈。
现在普遍流行的阿拉伯文书法体有库法体、苏鲁斯体、纳斯赫体、串连体、波斯体、迪瓦尼体、现代体等。尤其是现代书法通过艺术渲染创造出作品的意境和气韵,点到为止,至于内涵则留给观众细细品味。
3
美食:舌尖上的沙特
沙特菜肴风味浓郁,种类多样,融合了中东其他地区的美食特色。沙特国菜Kabsa鸡肉鲜嫩、米饭颗粒饱满、混合孜然、丁香、小豆蔻等各式香料。街头小吃Shawarma神似中国的手抓饼,内包的牛肉或鸡肉多汁而鲜香,一般在垂直的烤炉上烹制,而外围的面饼则通常配上蒜蓉酱,一口咬下,味蕾便得到充分的满足。甜品Umm Ali,意为“阿里的母亲”,由谷物、坚果、葡萄干、蜂蜜和热牛奶混合烤制而成,搭配一杯阿拉伯咖啡,简直是舒适下午茶的绝配。
4
服饰:沙漠世界中时尚的神秘艺术
沙特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。白色大袍和红白头巾的组合是最常见的男子装束,大袍飞袖宽腰、长垂及地,红白头巾穿戴讲究、时常呈现出层峦叠嶂的美感。
这种装扮既适应了沙漠的炎热气候,又体现了男性的威严和庄重。在节庆、会议等重要场合,阿拉伯男性往往还在大袍外加一件披风,披风样式繁多,以橙、棕、黑三色为主,王室成员及富豪穿着的披风做工精细,镶嵌金银丝,十分气派。女性则穿着黑色的长袍,佩戴面纱,这是对传统和宗教的尊重。而随着现代审美的不断发展,沙特妇女的长袍设计和颜色选择也不断多样化。
5
学术交流:求知,哪怕远在中国
在阿拉伯有句非常著名的谚语:“求知,哪怕远在中国。”与中国的一句诗词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自汉朝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建立友好互通的关系以来,双方彼此往来,推动着文化交流。
本届展会期间,主宾国将组织学术研讨会,涵盖文化、艺术、文学、科学等多重领域,呈现沙特思想、推介沙特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、发掘沙中文化领域的投资机遇。
6月19日中午,主宾国开幕式将在国家会议中心E区1层主宾国展台(展台号:E2.B11)拉开序幕。届时,中沙两国的官方代表将亲临现场,共同开启一场意义深远的中沙文化交流盛会。
来源:
互联网
本文观点不代表China Arab News立场,不承担法律责任,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任何意见。
评论列表